解读:《芦淞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0年)》
1、《规划》以问题为导向,在资料查阅与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芦淞区农村居民分布、用排水现状、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现状,分析治理与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根据芦淞区水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布情况,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的影响程度,确定全区各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类型与排放要求。
3、对全国和株洲地区现有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各类治理模式的处理效果、建设成本、运行费用和操作技术难度等,优选出适合芦淞区不同村庄类型和治理程度的治理模式及工艺类型。
4、根据村民小组的人口数量、聚居程度、集中安置区及学校分布、污水排放量及可集中收集量,结合优选出的治理模式及工艺类型,确定各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模式及推荐治理方式。
5、根据各村民小组生活污水量及治理模式,根据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投资情况,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对全区及各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行投资估算。
6、全面分析国家、省、市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目标要求,结合农村居民分布及相关信息、治理模式、各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费投入的可行性,合理确定全区和各镇近期规划目标及实施进度。
7、根据不同治理模式类型的运行操作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结合农村居民技术水平,综合考虑地方财政支付能力,确定各治理设施运维模式及管理要求,并对集中达标排放处理及分散型达标排放处理模式的年运维费用进行估算。